曾经“12年都拆不下来”的天台闹市区溪头区块,如今是“三改一拆”拆改结合的样板
“村民很想了解工程进度,后天开一次座谈会吧?”昨日,站在天台县溪头公寓工地前,天台广济门居委会书记陈时虎拿着电话说。
电话那头是天台赤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滕肖夫,除了负责溪头公寓工程的建设,他还有一项特殊的任务——向村民代表汇报工程进度。
从低矮破旧的村子到将来高楼林立的新小区,天台县溪头公寓工程是天台县“三改一拆”工作中拆改结合的典型例子。
城区中心地段的破旧村子
房屋低矮破旧,路面坑洼不平。这样破落的所在,难以置信地出现在天台老城区的闹市区。
这是天台县溪头区块,离天台县政府300多米,总面积80亩,居住着603户村民。
记者在旧照片中看到,几十年来,这个区块内房子“野蛮生长,横七竖八的违法建筑将这个区块里的路隔成了“羊肠小道”,整个区块显得很乱很脏。
“村民的搭建太多,有些道路,连摩托车都很难顺利行驶。”村民褚定旗说。
除了道路狭窄,多年的垃圾堆积,让这个区块成了名副其实的天台“伤疤”。
12年的拆违之路
溪头区块的大量破旧危房,使得村民要求改造的呼声异常强烈。
2000年,天台县委县政府决定对溪头启动拆迁重建。但是负责拆迁的“旧城委”一度遭遇了“死胡同”,这一拖,就是12年。“抗战都只打了8年,一个溪头为什么就拆不下来?”村民常这样调侃。
问题很快被找到,三任“旧城委”的“一把手”均存在违纪违法问题。司法机关及时介入,分别对当事人追究了刑事责任。
2012年,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天台县重启了溪头区块征迁工作。
征迁工作组进驻后,由民间威望人士组成的监督员队伍全程参与监督,所有政策向村民公开。3个月签协议,3个月拆违,2012年7月初,溪头公寓工程顺利动工。
2017年,9幢高层建筑将拔地而起
“规划中的溪头公寓项目总建筑面积12万余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地下有3万平方米。”天台赤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滕肖夫介绍说。据介绍,9幢高层建筑,最高的有33层,地下共两层,供村民停放机动车和自行车,项目还包括东边的10亩公园和随处可见的绿化。
这个新小区,将容纳原先所有溪头区块的村民,设施齐全,有老人和孩子的活动场所,社区办公和活动用房等。
“你看,那边是广场、绿地,这里是物业、智能配套。这才真正像是城里啊!”站在巨幅工程效果图前,陈时虎百感交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