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最后一天,人们刚沉浸于国庆外出旅行的喜悦当中,一份《关于进一步完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的到来,又使得不少人打消了旅行计划而转向了看房子。这份通知由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发布,其中明确了在不实施“限购”措施的城市,对居民家庭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25%。
目前已经进入2015年的第四个季度,这个时期,是开发商的年底冲刺阶段,大家是否能抓住首付政策做最后一搏?伴随着传统“金九银十”的到来,作为房地产市场风向标的台州市第十三届房交会也即将启幕,开发商们又会在现场如何秀足自己?今年央行多次降息,救市政策频出,台州楼市是否能在年底“大反转”?对于如上问题,笔者通过走访相关业内专家,得出几点猜想。
开发商还得依靠以价换量回笼资金
笔者观察,最近几个月台州房地产市场从供应、成交、价格以及存量数据显示,市场整体起伏并不是很大。开发商拿地更为谨慎,市场基调仍以价换量为主。
从去年开始,台州的房价就在不断在秀下限,从新年期间开元银河名苑的7折内部甩,到同年6月份台州经开万达7900元/㎡的暴走,从当年中央山公馆等路桥楼盘为代表的6字头房价粉墨登场,到今年五六月份刚泰一品、天和壹号等楼盘7.5折的火拼,台州房价似乎滑落见底。
而到今年第三季度结束,大量开发商距离全年销售指标的完成还很远,降价是为了现金流更快回笼。所以,以价换量成为目前市场营销手段的主流,在竞争越加激烈的情况下,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也是无奈之举。
今年金融政策较宽松,对于开发商而言是一个以价换量,回笼现金流和完成全年销售指标的好时机。如果开发商能够推出产品功能完善,空间可利用度高的产品,在四季度成交量预计将会有所提升。不过,纵观椒黄路三区,第四季度仍旧以在售楼盘去化为主,或是以在售楼盘加推为主,优质房源剩余有限,而很多新楼盘又需待12月份才集中入市,这样看来,接下来三个月里,台州楼市成交的步伐不会走得太快,而很可能表现出稳中略升的态势。
第十三届房交会几乎都是老面孔
由台州市建设规划局主办的台州第十三届房地产交易博览会将于本月的23-25日举行,活动地点和上届一样,位于台州经济开发区新台州大厦。据了解,本届参展商家和上届基本雷同,银泰、万达、绿城、荣安、方远、鑫泰,远洲、鑫和、东盛等房企将以老面孔露面。除方远届时会展出学景名苑等新项目外,其他房企或尚无新项目展出。
造成该局面的,一方面是去年以来,新推出的楼盘去化并不够理想,滞销房源剩余较多,另一方面,从去年到今年,台州的土地出让市场,特别是椒江的土地出让处于冷淡局面,只有方远拿下了几宗地块。因为房交会举办地点在椒江,除了椒江的项目,鲜有其他区域楼盘会参与。
去年的房交会上,很多楼盘都推出了特价房,到这次房交会上,特价房源预计会更多,优惠的力度会更猛,这无疑是刚需客户下手的好时机。对于参展活动,自然也会出现很多新的花样,将会吸引更多的市民参加。
“金九银十”或将推迟到来
今年9月份,作为传统的“金九”,销售数据并不太好看,虽然同比上涨很多,环比却略微上涨。更重要的是,9月份成交的两个主力楼盘,一个星辰嘉苑,一个月湖雅苑,前者是由星星置业开发的集资房,后者虽是商品房,但是价格极低(位于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东部新区),两个楼盘都并不具备市场代表性。唯一值得称道的是路桥的景瑞望府(腾讯房产电商运作),9月份网签110套,成为金九银十的真正销冠。
今年来,“央妈”“任性”连续降息降准,至此,商业贷款首套房年利率最低为4.87%。加上其他首付比例、公积金、购房补贴等方面的政策,这对于购房者来说,利好性不言而喻,但也容易造成消费者再观望的心态。所谓刺激得越厉害,说明楼市的病症越重,消费者会盼望着更多的利好政策出台,于是乎又会陷入观望。
所以说,第四季度成交的关键点,会聚集在十月份和十一月份。这个时候,开发商聚集房交会,会推出各项促销政策,特价房等必定会集中冒出。其次,这两月不排除会迎来再一次降息的可能,其他救市政策还会出台。开发商会赶着这一波政策好时机,加紧去化,市场或将迎来成交的旺势。然而,这两年来,台州的刚需实际已经被以价换量消化了大半,接下来的刚性购买需求总体疲软。
房价走势业内人士看法不一
关于台州房价在最后一个季度的走势,台州各业内人士看法不一,主要呈现出三种观点。
一、平稳。该观点认为台州作为三线城市,房价从去年开始已经滑入底端,受制于成本因素,房价不可能再往下走了。但由于库存量仍然较大,加上产业、人口的制约因素,尽管有救市政策,但是房价还是难以上涨,所以总体会呈现出缓和平稳的态势。
二、微微下调。该观点认为,第四季度开发商想要过个好年,肯定会积极降价跑量,就算成本价也会出售,但在目前价格的基础上,不会下调太多,因为一二线楼市转暖,会让开发商有所期待。
三、有涨有跌。该观点认为,随着细分市场的到来,品质好、口碑佳的楼盘,价格会有原来基础上有所增调,而那些品质一般、性价比不高的楼盘,会进一步通过降价寻求去化。 |